解题:县域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破题之道

2019年《中国城市数字经济白皮书》中指出,随着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下沉,84%的县区明确提出将数字经济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近50个县域明确提出产业数字化的需求产业数字化作为数字经济的主体以数字化的手段推动传统产业生产要素变革和突破原有发展模式实现从“0”到“1”的深刻变革,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塑造自身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发展难点

当前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衍生出柔性制造、生产自动化、工业互联网等多元化新业态,为县域发展数字经济,实现创新发展创造了条件和空间,国家《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的出台也积极推动县域数字经济发展。然而我国大部分县区迟迟未能享受新兴技术变革带来的数字红利,同时县域在新旧经济迭代、新旧动能转换中存在“脱档”的现象。

从宏观层面来看,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依旧沿着传统经济由东南向西北区域渗透的态势,区域数字经济产业基础的差异和产业数字化建设的不平衡,成为制约我国县域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从微观层面上来看县域数字经济顶层设计缺乏产业数字化软硬件环境薄弱、中小企业信息化投资积极性不高本土数字经济企业难以满足需求等多种因素的叠加,使得县域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寻求破局

县域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应从政府主导平台赋能园区生态设施完善多维度发力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由政府搭台,破除企业“单打独斗”的局面。在产业选择上,优先选择产业基础较好、集聚度较高的产业精准发力,再分行业分规模逐层次推进;在政策扶持上突出“精准滴灌”,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特点和个性化需求,实施差异化策略。

以平台赋能传统产业,围绕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重点培育企业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自主可控的数字化赋能平台,推动数字化平台向中小企业共享资源和能力,在重点领域实现设备共享、产能对接、生产协同,解决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敢转、不会转、不善转、不能转的问题。

推动园区数字化生态构建,发挥园区在引导产业集聚、改善体制机制和投资环境的重要作用,以园区为主要承载,整合提升各类产业平台,推挤园区数字化建设,以产业平台为核心,以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化平台为支撑,在有限范围内打通产业的“数据孤岛”,有效服务园区企业的同时,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形成良性循环的数字化生态。

完善提升数字化基础设施,一方面推进5GIPV6工业无源光网络工业无线等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本土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构筑支撑底座;另一方面,在本土信息化企业难以满足需求的情况下,积极衔接与腾讯、阿里、浪潮等外部优势力量,加强云计算平台、大数据中心、电商交易中心等重点共性基础设施的假设,提升数字化产业承载能力。

经验借鉴

浙江已成为我国产业数字化发展的领头羊,《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8年)》浙江省以18.66的产业数字化指数,位列全国第一,其中新昌、诸暨、常山等县区的产业数字化程度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新昌:遴选总承包商,量身定做技改路线

新昌是浙江省“产业数字化”20强,在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方面,新昌借鉴住建部交钥匙的方式,遴选“总承包商”,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技改路线,大力探索“数字化制造、平台化服务”,形成特有的“新昌模式”,为全国多个县区广泛所借鉴。

新昌在优势产业-轴承产业先试先行,选定陀曼智造为总承包商,实施智能制造“百企提升”行动,为企业提供小批量的免费体验专项资金,为企业安装智能制造系统,提升轴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效率,降低不良率,消除中小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疑虑,提高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性。目前,新昌已有189家企业参与数字化转型改造,并向慈兴横河镇输出了转型经验。

——诸暨:因业制宜,精准施策

诸暨出台《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将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在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上,诸暨注重因业施策。在产业选择上,诸暨基于调研结果,优先选择袜业、珍珠、铜加工为数字化建设突破的主线,针对不同产业设定专项的行动方案和扶持政策,并将数字化建设逐步由主导产业逐步向其他产业的企业覆盖,推动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当前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已由“选择题”成为“必答题”,而数字化也逐渐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引擎,也是县域突破产业结构单一、整合多元资源要素、促进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关文章

0798-2109786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